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6-20
氮氣發生器是實驗室和工業領域中重要的設備,其核心在于通過不同技術實現氮氣的高純度提取。以下從膜分離、PSA(變壓吸附)與催化燃燒技術三方面,深度解析氮氣發生器純度控制的關鍵要素。一、膜分離技術原理膜分離技術利用中空纖維膜的選擇性滲透特性,使氧氣、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氣體優先透過膜材料,而氮氣則被截留。該技術基于不同氣體分子在膜材料中的擴散速率差異,實現氮氧分離。純度與流量純度:通常可達99%-99.99%,適用于對純度要求不特別高的場景,如樣品吹掃、保護氣等。流量:設備緊湊,流量...
6-19
一、1000倍濃縮率的核心技術實現三級冷阱技術液氮冷凍與電子制冷結合:通過液氮或電子制冷將冷阱溫度降至-190℃以下,使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在低溫下被高效捕集。分段式溫度控制:冷阱分為多級,每級溫度梯度優化,確保不同沸點的化合物均能被有效捕獲。快速升溫脫附:脫附階段以≥1000℃/min的速率升溫,將捕集的化合物瞬間釋放,實現高濃縮率。高精度進樣與流量控制數控閥真空負壓自動進樣:采用高精度電子體積控制,確保進樣量在10-1000ml范圍內可調,精度優于1ml。壓力補償與流...
6-18
大氣預濃縮儀是環境監測中痕量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檢測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在于通過進樣精度與三級冷阱的協同優化,實現1000倍濃縮及ppt級檢測靈敏度。以下從技術原理、關鍵參數、優化策略及實際應用展開分析。一、技術原理與核心參數三級冷阱技術第一級冷阱:溫度范圍-180℃至-190℃,主要去除水蒸氣和氧氣,采用空管或玻璃微珠填充,確保高效除水。第二級冷阱:溫度范圍-180℃至240℃,針對含硫有機化合物進行捕集,同時去除二氧化碳,采用Tenax吸附材料。第三級冷阱:溫度范圍-1...
6-17
一、技術原理:吹掃捕集如何實現VOCs高效富集核心機制吹掃階段:惰性氣體(如氮氣/氦氣)以恒定流速通過樣品,將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從液相/固相中解吸至氣相。捕集階段:氣態VOCs在低溫(-30℃至-180℃)下被吸附劑(如Tenax、Carbopack)富集,去除水分與干擾物。熱脫附階段:吸附劑快速升溫(200-300℃),VOCs被釋放并注入氣相色譜(GC)進行分析。技術優勢高靈敏度:富集倍數可達103-10?倍,檢測限低至ppt級(如苯系物、氯代烴)。無溶劑干擾:避免...
6-16
匯龍空氣發生器憑借其高純度、穩定性及智能化設計,在氣相色譜儀等分析儀器中成為關鍵配套設備。其應用不僅提升了實驗效率,還通過技術優化降低了運行成本。以下從配套應用場景、技術優勢及優化策略三方面展開分析:一、配套應用場景氣相色譜儀(GC)助燃氣供應:FID、FPD和NPD檢測器需空氣作為助燃氣,匯龍空氣發生器可提供穩定、干燥的壓縮空氣,確保檢測靈敏度。驅動氣與尾吹氣:自動六通閥等裝置需空氣驅動切換,尾吹氣可優化峰形,匯龍設備滿足大流量需求(如單臺FID需300ml/min)。替代...
6-13
一、實驗室的“隱形碳足跡”與氫能破局痛點直擊:傳統高壓氫氣鋼瓶的運輸、存儲及使用中的高能耗與碳排放(如運輸車輛燃油、鋼瓶制造能耗)。技術轉折:氫氣發生器通過“現場制氫”模式,從源頭減少碳足跡,成為實驗室綠色轉型的關鍵工具。二、能耗賬本:從“高耗鋼瓶”到“節能發生器”制氫效率對比鋼瓶模式:鋼瓶生產、運輸、充裝全鏈條能耗(如每瓶氫氣運輸需消耗約10-15kWh/Nm3)。發生器模式:PEM電解水制氫能耗(如6.7-8.5kWh/Nm3),疊加設備自控系統優化,綜合能耗降低30%-...
6-11
一、氫氣供應的“小設備,大變革”痛點切入:傳統高壓氫氣鋼瓶在實驗室與工業場景中的局限性(安全隱患、運輸成本、純度波動)。技術轉折:氫氣發生器如何通過“現場制氫”模式,打破鋼瓶壟斷,成為氫能產業鏈中的關鍵設備。二、實驗室場景:精準供氫的“幕后英雄”科研級純度保障解析質子交換膜(PEM)技術如何實現99.99999%純度,滿足氣相色譜(GC)、核磁共振(NMR)等精密儀器需求。案例:某高校實驗室通過氫氣發生器替代鋼瓶,減少雜質干擾,將GC檢測靈敏度提升15%。安全與效率的雙重升級...
聯系我們
匯龍微氣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豐善村東路街1號新飛達電子科技工業發展中心西側五層-9號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掃一掃 更多精彩
網站二維碼